本报讯(通讯员 李祥)近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州禾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智能化饲料生产线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突破。该项目以600万元研发投入,成功构建从自动化控制到智能调节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获19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软件著作权,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案例。
该项目集传感器、自动化控制与大数据分析技术于一体,打造“自动化控制—数据分析优化—实时监控—智能调节”系统。应用企业实践显示,该技术将配方误差压缩至3%以内,原料成本降低10%,生产效率提升30%,能耗与浪费同步减少30%,故障预测准确率高达95%。
依托该技术,校企共建的年产10万吨智能化饲料示范线已正式投运,年产值突破4亿元。该技术应用于生产后,企业次品率下降超10%,劳动力成本缩减30%,畜产品附加值提高15%,年新增销售收入1000万元、利润300万元,并新增5个技术岗位。同时,该项目不仅助力合作企业升级,更带动周边百余家养殖户增产增收,扶持2家小型饲料企业增收超百万元。
“这一模式为川东北乃至全省饲料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经验。”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成果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对全国饲料行业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