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聚焦“出行难”精准监督 提升群众幸福感 版次:07  作者:  2025年10月10日

修复后的大竹县庙坝镇八角庙大桥。(周广坤 摄)

大竹县庙坝镇纪委跟踪督导项目进度。(周广坤 摄)

宣汉县樊哙镇金花村锁口庙至向家坝路段修复现场。(胡百顺 摄)

“现在,桥上都安装了护栏,桥面也平坦宽阔,走在上面安心多了。”在大竹县庙坝镇八角庙大桥旁,面对大竹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回访,庙坝中学初三学生王磊的喜悦溢于言表。

此前,大竹县纪委监委在接访活动中收到群众反映,横跨清水河的八角庙大桥存在桥面钢筋裸露、缺少安全护栏等隐患,给日常出行带来安全威胁,且问题久拖未决。该县纪委监委随即将这一问题列为群众急难愁盼督办事项,组建专项督导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勘测、走访村民等方式,精准锁定“招标清单漏项、施工方变更申请材料缺失”导致问题解决“卡壳”的症结。

为打通堵点,大竹县纪委监委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协调发改、住建、审计、财政等部门优化流程、精简程序,为大桥施工按下“加速键”。历时8个月,这条全长120余米、连接交通要道的“民生桥”顺利建成。

道路建设,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之一。今年以来,达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回应群众对于便捷出行的热切期盼,紧盯出行难下沉监督、跟进监督,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着力解决百姓出行“病灶”,用监督实效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日,我们对全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台账进行日常梳理,发现群众反映城市路面塌陷、施工破坏道路、照明设施损坏等影响出行问题较多。”市纪委监委信访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市纪委监委加强部署和调度,督促市信访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逐件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并强力推动职能部门快速解决好投诉问题,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整改治理。

市纪委监委坚持从“小切口”入手,紧盯群众关切,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访举报等渠道,主动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研判群众诉求,建立问题清单库,针对代表性、广泛性强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依托“室组联动、纪巡联动”,通过查看现场、走访附近群众等方式,深挖问题根源。

线上平台高效响应,线下走访同样扎实推进。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有事找纪检”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切实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推动“基层监督从队伍有形、工作有效向群众有感”迈进。

“这段路大坑连小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我们拉粮食的车都不敢快走!”宣汉县樊哙镇金花村1组村民陈远国拉着镇纪委干部的手感慨道。近日,宣汉县樊哙镇纪委在“有事找纪检”入户走访中,收到群众反映,锁口庙至向家坝路段因长期通行重型车辆,路面破损严重,坑洼遍布,不仅影响日常出行,扬尘问题更使周边农户家中积尘严重,农作物蒙尘减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宣汉县樊哙镇纪委立即推动镇党委第一时间将该问题纳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台账,并向金花村党总支下发督办函,要求限时核查处理,切实保障群众安全出行与生活环境。金花村党总支接到督办任务后,迅速组织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赶赴现场勘察,记录路面破损点位20余处,测量待修路段总长3公里。同时,积极对接宣汉县交通运输局,汇报实际情况、争取支持,共同制定维修方案。

在镇纪委全程跟踪、协调督办下,金花村党总支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调配挖掘机、压路机等设备,对坑洼区域进行填补夯实,对扬尘严重路段实施定期洒水降尘。短短两周时间,该路段修复工程全面完成,往日颠簸难行的“闹心路”变身平坦畅通的“放心路”。

从推动单一问题解决到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监督的路径也在不断深化。万源市纪委监委通过靠前监督,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使用不规范、工程进度滞后等问题,通过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双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破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中梗阻”,打通群众出行的“末梢梗阻”。针对道路建设涉及部门多、资金量大等难题,推动建立“纪委监委+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解决道路建设、养护中的难点问题。

“提升的是道路,通达的是民心。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全市道路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把监督贯穿到交通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对涉及工程建设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问责,以高质量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出行更加舒适便捷。”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杨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23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113

蜀ICP备120138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