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竹县杨家镇英雄社区居民唐女士致电达州晚报民生热线2382258反映,称修建西达渝高铁征占了她家土地,集体提取30%土地补偿费和要求个人购买失业保险金让她疑惑不解,希望记者帮她打听缘由。
据唐女士介绍,2022年,因修建西达渝高铁征占了她家6.8亩田地,根据相关规定,每占地1.4亩便有1个办理社保的名额,她家共有4个社保名额。因每个社保名额个人要缴7.5万元,经家人商量,他们只接受了两个社保名额,用于家里年龄最大的老人。
唐女士说,前不久,她家将15万元打到了指定银行账户。可有件事让她十分不解,每亩征地补偿标准为5.12万元,为啥小组集体要提30%,而失地农民只能领取70%呢?“关于失业保险金,社区工作人员也没说清楚,只表示按规定标准缴费即可。”唐女士说,前段时间,社区工作人员宣称,失地农民要想领失业保险金,每个名额还要另外交1万多元,而她家要交3万多元才能享受失业保险金。她想问问,失业保险金的购买原则是什么?购买了失业保险金有啥变化?
日前,大竹县杨家镇英雄社区党支部书记肖开兵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大竹县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相关规定,农用地补偿标准按照每亩5.12万元执行。农用地补偿分为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其中土地补偿费占30%,安置补助费占70%。因农用地性质为集体所有,故土地补偿费划拨在村民小组集体账户上,归集体所有,这笔费用可用于村民小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安置补助费系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安置补助,会按照各自征地亩数打到相应的账户上。
至于购买失业保险金一事,肖开兵表示,按照自愿原则购买,社区只负责宣传解释工作。根据现行规定,凡是购买了失业保险金的失地农民必须把其户籍转为“非农业人口”,没买够的不转户籍。基本条件是男59岁以下、女49岁以下的失地农民,自愿花1万多元购买失业保险金后,可领取两年的失业保险金,每月2000元,两年能领到4.8万元。若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不愿购买失业保险金,当事人需向社区写下书面的自愿放弃书。
□见习记者 罗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