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销售假牛肉干、假药、不合格电动自行车…… 我市曝光一批质量违法典型案例 版次:12  作者:  2025年10月14日

在淘宝平台购买猪肉干制品及印有“手撕牛肉干”字样的包装袋,自行分装后在其门店和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通过社交平台购进非法添加处方药西布曲明的减肥胶囊,利用线上抖音平台引流推销;未取得《营业执照》及《药品生产许可证》,在家中用烘干机将半成品粉末制成“九龙丸”,再通过拼多多平台销售……近日,达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质量违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

宣汉某土特产店生产经营假冒牛肉制品

2025年1月4日,宣汉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公安局,对宣汉县某土特产店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现场在经营场所发现肉干制品若干和326个包装袋,肉干包装上标有“高原特产、手撕牛肉干、自然、美味、健康”等字样。经检验,标称为“手撕牛肉干(五香味)”“手撕牛肉干(麻辣)”的牛肉干制品均检出猪肉成分。

经查,该商家在淘宝平台购买猪肉干制品及印有“手撕牛肉干”字样的包装袋,自行分装后,以“手撕牛肉干”的名义在其门店和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销售范围涉及四川达州、重庆等多地,涉案金额共计40余万元。宣汉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侦办。

案例二

开江某服装店销售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胶囊

2024年12月30日,开江县市场监管局接群众举报,称服用某服装店销售的减肥胶囊后,出现心悸、失眠、口苦、口干等症状。经检测,发现减肥胶囊非法添加西布曲明,西布曲明为处方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

经查,该商家为牟取非法利益,通过微信从黄某处购进减肥胶囊,利用线上抖音平台引流,借助线下童装销售之便收集产后女性的联系方式,宣传介绍其销售的减肥胶囊为保健食品,涉案金额10万元。2025年3月5日,开江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本案移送公安机关侦办。

案例三

大竹张某某无证销售假药

2025年6月3日,大竹县市场监管局接12315平台投诉,商家张某某通过在拼多多平台开设店铺销售名为“九龙丸”的中药丸,消费者服用后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

经查,张某某未取得《营业执照》及《药品生产许可证》,自行在家中利用烘干机,将半成品粉末制成成品药丸,再通过拼多多平台进行销售,涉案金额3.35万元。经检验,该“九龙丸”中检出双氯芬酸钠1.84毫克/克和吡罗昔康0.29毫克/克,认定其为假药。8月7日,大竹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大竹县公安局侦办。

案例四

达川区某公司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

2024年10月14日,达川区市场监管局接到重庆市万州区市场监管局案件线索,对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门店内待售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抽样。经检测,被抽样电动自行车尺寸限值项目不符合GB 17761-2018标准,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经查,该商家于2024年8月6日从无锡某车业采购10辆电动自行车,其中未售出的8辆电动自行车均为不合格产品,涉案金额6130元。2025年1月21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达川区市场监管局作出没收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案例五

通川区某五金建材经营部销售不合格电缆

2025年3月31日,达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通川区某五金建材经营部销售的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进行抽检,发现该线缆导体电阻、标志连续性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检验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经查,该商家1月9日从四川某电气有限公司购进9圈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涉案金额2520元。7月9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川区市场监管局作出没收不合格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六

万源市某公司销售失效装修产品

2024年11月26日,万源市市场监管局对某建筑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执法检查,发现其经营场所待售的49桶三棵树系列油漆已过期失效。

经查,上述产品均为该商家分批次从福建三棵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购进,涉案金额1.44万元。2025年1月22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万源市市场监管局作出没收过期失效产品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达州市场监管官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23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113

蜀ICP备120138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