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用一张“网”,托起山乡孩子的未来 达州如何实施“网链共享计划”? 版次:02  作者:  2025年10月31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牵动千万家庭的民生之基。在巴渠大地的广袤土地上,达州正以“网链共享计划”为支点,用一张看不见的教育专网,努力托起每个孩子的梦想。

今年,省委、省政府将“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下沉和远程共享”列为全省30件民生实事之一,重磅推出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作为教育大市,达州如何将这幅省级蓝图转化为惠及千家万户的现实图景?一场以技术为桥、以共享为核的教育变革正全面展开。

系统施策:保障计划高效落地

顶层擘画:构建三级联盟体系

达州的推进行动,始于对省级战略的快速响应与系统谋划。“网链共享计划”旨在全面拓展升级“四川云教”,通过“结点成链、织链成网”,构建覆盖全省中小学的公益性优质资源共享体系。对此,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视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跨越的关键举措。

2025年6月,达州市教育局联合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印发《达州市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实施方案》,形成了清晰的“施工图”。方案明确了“加入省级联盟、组建市级联盟、构建县级联盟”的三级教学联盟架构,系统整合全市教育资源。目前,全市已建成2个义务教育市级教学联盟、25个县级教学联盟。这套体系如同“神经网络”,将优质教育资源从核心的“引领学校”高效传导至每一所“终端接收学校”。

事实上,“网链共享计划”在达州并非“零基础”。近年来,聚焦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达州持续深化“四川云教”、推动教育帮扶、深化教研赋能,为计划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22年起,全市70所帮扶学校与万源74所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送教送培、联合教研等形式,有效提升了薄弱校的教育质量;创新开展的县域集中教学视导和教学常规检查,以同课异构、现场点评、专家讲座等方式,惠及5500余名教师,逐步缩小了校际差距。“这些扎实的前期探索,为我们全面实施‘网链共享计划’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有信心、也有底气将这项民生实事办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局部帮扶到全域升级,面临现实挑战,首当其冲的是资金保障。根据实施方案,普通高中以直播为主,义务教育以录播为主使用课程资源。面对全市学区中心校的直录播设备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采用“企业先行投资+政府统一采购+平台升级增投”模式,有效保障了建设推进。

“达州地处秦巴山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设备陈旧,平台建设、算力的保障与后续运维都需持续投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希望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数字化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计划要落到实处,引进优质资源仅是第一步,关键在于通过机制创新,将其有效转化为提升本土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的内生动力。为此,我市同步出台《教学联盟教学教研管理办法》与《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要点》,厘清市、县、校三级职责,聚焦“用、管、研、培”核心环节,推动计划从“建得好”向“用得好、研得实”迈进。

教研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我市明确要求各联盟每学期开展线上联合教研不少于3次,线下不少于1次;教研内容围绕“五育融合”与新课程要求,开展系统化分层教研,并由市、县教研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确保教研活动提质增效。

如何避免网点学校教师的“依赖被动”风险?我市全面落实“双师制”,课前,引领学校提供预习包,接收学校需二次备课;课中,双方教师协同教学;课后,开展分层辅导与测试,确保资源“接得住、用得好、能转化”。

同时,为避免网点学校教师产生“教学惰性”,我市推行“任务驱动+实战成长”的教师发展路径:引领学校教师通过承担主讲、组织教研,锻炼成为区域学科带头人;网点学校教师则通过“跟岗学习、辅导实践、参与教研”三阶梯,实现专业能力的快速重塑与提升。

而有力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可持续运行的保障。教师网络教学时长将被视为支教经历,表现突出的学校和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绩效工资上将获得优先倾斜,主播教师工作量最高可按1.5—2.0系数计算,充分激发了各方参与的内生动力。

聚势前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面对挑战,达州教育系统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和协作精神。今年秋季学期伊始,达州市各教学联盟迅速进入实战状态,一系列务实高效的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标志着“网链共享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9月10日,达川区实验小学教学联盟召开工作推进会,详细解读管理办法,部署硬件建设、队伍组建等核心任务;同日,拥有六年“四川云教”直播经验的达州市第一中学校初中教学联盟召开视频联系会,分享宝贵经验,共谋协同发展;9月19日,通川区实验小学学区联盟的工作推进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马钧特别强调,要“以协同思维聚合力,以长效机制固成果”,坚决摒弃“为共享而共享”的形式主义,确保计划取得扎实成效。

这些会议不仅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实施路径,更展现了达州教育系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公平的决心与行动力。

“可以预见,‘网链共享计划’将带来一连串积极的连锁效应。”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它不仅将逐步打破校际壁垒,让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学生有机会‘同屏互动、同堂听课’,共享优质课程;同时,通过常态化的联合教研与系统化的师资共培,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起高位平台,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4所引领学校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并接入省级网链,学区中心校和高中网点学校设施整体建设预计于年底前竣工。

这条通往优质均衡的道路仍需不断探索与完善,但达州教育人正以坚实的步伐,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书写着让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生动答卷。当每一所学校的“微光”通过网络汇聚成“火炬”,必将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为达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记者 文莉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23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113

蜀ICP备120138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