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墨香满校园 字里“竹”未来 ——大竹一小书法特色教育纪实 版次:04  作者:  2025年10月31日

学生练习书法。

走进大竹县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大竹一小”),空气中萦绕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它来自学校专设的书法教室,弥漫在课余时间的教师办公室,深深浸润着这所学校的育人理念。在这所学校,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氛围,一种习惯,一种融入日常的“精气神”。

缘起:

以墨香浸润童心

周二上午的书法教室里,书法教师王老师正在巡回指导。“握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写横画时注意‘起笔顿、行笔稳、收笔回’。”见到学生王梓桐握笔姿势僵硬,他弯下腰调整她的指法:“拇指食指捏紧笔杆,其余手指自然辅助,掌心要留空隙,像握着一颗小鸡蛋。”另一边,学生陈明写竖画时歪歪扭扭,王老师又拿起毛笔示范:“笔杆垂直,下行时力度均匀,别像小树苗一样歪倒啦。”

这样的教学场景,是大竹一小书法课堂的日常缩影。2013年9月,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丰富校园文化,学校开设书法课程,组建书法社团。

深耕:

用专业唤醒热爱

对于每天要用笔完成大量作业的孩子们来说,硬笔书写更为实际。经过充分调研,大竹一小做出了切合实际的选择,书法学习以硬笔书法为主,兼学毛笔书法。“这样的课程设置,完全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让书法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形成了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自一年级起,学生用铅笔练习楷书笔画、偏旁和结构,打牢基础,逐步提升难度,六年级练习楷书与行书。

过硬的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的书法教师队伍。其中,1人为省级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在浓厚的书法氛围中,就连非书法专业的老师也常在办公室挥毫泼墨,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教学实施上,学校构建了“书法课+书法社团”的双轨模式。书法课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培养书法素养,普及书法知识,提升学习兴趣;书法社团则侧重于培养书写和创作能力,每学年分阶段开设硬笔和毛笔课程,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确保教学效果。

为持续激发学生书写热情,学校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小达人”评选活动,优秀作品在专门设置的书法展示栏展出,供全校师生欣赏学习。

“学校会在全校大会上发放书法笔、专业书法作品纸等奖品激励学生。”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方式十分有效,学生参与度高,书写兴趣浓厚,作品质量也节节攀升。

绽放:

让成果见证成长

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细致的指导,老师们日复一日地浇灌着学生的书法梦想。多年的坚持,终见硕果。书法社团成立以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优异。在“书必佳·骏马奖”“大唐杯”“逸道雅集杯”等赛事中,大竹一小的学生屡创佳绩,在四川省规范字大赛、达州市硬笔书法大赛中,同样捷报频传。这些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师生的书写热情。

“一笔一画用心用情,一撇一捺伸展有力。”除了赛场竞技,学校更注重营造常态化的书法氛围。学校每年举行“千人书法大赛”,学生们端坐书案,凝神静气。一首首古诗,一个个汉字,在孩子们的笔下自信地呈现。

本着专业、务实、进取、快乐的宗旨,秉承“传承中华文化,展现文字独特魅力”的理念,大竹一小正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书法特色校园,让学生在淡淡的墨香中,书写工整汉字,培育良好德行,走向更远的未来。(图片由学校提供)

□记者 杨航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23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113

蜀ICP备12013898号-3